當地啟用了不少新的電子警察設備,專門抓拍在禁行區域內行駛的摩托車。
有摩托車主反映,自己只是去禺山西路的摩托車店進行常規保養,結果就被電子設備拍攝記錄。這件事在網上公開后,很快引起了摩托車主和普通市民的廣泛討論。
事情的影響,已經超出了車友圈子內部。

一個名為“中國摩托車商會”的組織注意到了這個情況。他們經過調查研究,向廣州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正式建議,內容就是關于如何優化番禺區的摩托車管理政策。
商會認為,目前番禺區的管理方式有值得商榷的地方。
一方面是長期的禁行規定,另一方面是新增加的電子警察執法,兩種措施疊加,給民眾出行造成了不便。

摩托車作為一種經濟高效的交通工具,在出行受限后,許多人不得不選擇小汽車等方式替代。這反而加劇了道路資源的占用,也讓傳統摩托車經營商戶的處境變得困難,影響了一些人的生計。
除此之外,商會還指出現代的摩托車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。
無論是環保技術還是安全性能,都有了巨大的革新。

比如在排放標準上,很多新摩托車的清潔程度已經接近新能源汽車的水平。而在安全方面,各種智能安全配置和電子輔助系統得到應用,事故風險率與普通家用汽車基本在一個層級。
全國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放寬或者解除了對摩托車的限制。
這些城市的實踐也說明,合理放開摩托車能有效改善交通結構。

基于這些情況,商會建議以番禺區為試點,建立一套新的管理體系。具體措施可以包括分級管理路權,恢復摩托車的上牌登記,并且完善相關的配套管理制度。
實際上,廣州地區的摩托車管理問題,一直都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話題。
在早些年,摩托車甚至一度被歸為“五類車”,受到嚴格管制。
之前也曾有過番禺區將要“解禁”的傳聞,但很快被官方辟謠。

目前,對于中國摩托車商會提出的這份建議,廣州番禺的交警方面還沒有給出官方的回復。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