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回顧:2025年第一季度銷量斷崖式下滑
據MCD摩托行業分析團隊最新發布的數據,加拿大摩托車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銷量僅11,001輛,同比下降高達20.2%。
- 1月:增長+5.0%(短暫開門紅)
- 2月:驟跌-34.3%
- 3月:繼續下滑-18.4%
這種急劇反轉不僅反映市場本身的周期性,還與美加貿易緊張局勢與消費信心疲軟直接相關。

宏觀經濟:增長放緩,失業率維持高位
雖然加拿大2025年全年GDP預估為+1.7%,但季度增速呈現減緩趨勢。特別是在美國對加拿大產品的政策不確定性背景下:
- 企業投資意愿下降
- 就業市場走弱
- 失業率預估全年維持在6.6%~7.0%區間
這使得大宗耐用品——如摩托車——的購買欲望進一步下降。
?市場結構:本土市場小而穩定,外來品牌競爭激烈
加拿大每年摩托車與踏板車總銷量維持在7萬輛左右,屬于穩定但競爭激烈的成熟市場。
- 市場主要由日系四強(本田、雅馬哈、川崎、鈴木)主導
- 近年來哈雷、KTM與杜卡迪持續深耕高端細分
- 中國與印度品牌也在嘗試設立本地運營,如CFMOTO(春風)、Royal Enfield 等
不過,加拿大本地摩托車制造產業規模極小,僅有部分EV初創品牌生產低速電動兩輪,主力產品仍依賴進口。
品牌排名變動:哈雷表現抗跌,雅馬哈意外下滑嚴重
排名 |
品牌 |
同比銷量變化 |
1 |
本田 Honda |
-22.7% |
2 |
哈雷 H-D |
-4.1%(表現最佳) |
3 |
雅馬哈 Yamaha |
-35.5% |
4 |
KTM |
-25.3% |
5 |
川崎 Kawasaki |
-31.1% |
- 哈雷-Davidson表現超預期,雖然面臨“反美消費情緒”,但其粉絲黏性與品牌價值依舊堅挺。
- 雅馬哈遭遇重挫,銷量暴跌35.5%,反映出其在加拿大中低端市場抗風險能力偏弱。
- KTM、川崎等歐洲和日系二線品牌同樣下跌超兩成以上,表明整體市場信心不振。
背后邏輯:民族情緒+市場疲軟+品牌結構決定命運
加拿大消費者對“美國產品”的排斥原本不利于哈雷,但哈雷憑借:
- 強烈的品牌文化與情懷
- 高端定價+高保值率
- 忠實粉絲群體
反而成為“越跌越買”的代表。相比之下,日系品牌大多定位中價位,目標客群更易受經濟波動影響。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